close

第一天走入吳哥的遺址中,懊惱的是那時自己準備不足,如果可以,這一天的行程我想再走一遍。


DAY2  寶劍塔(1190-1210年)-涅盤宮(1190-1210年)-達松將軍廟(1190-1210年)-東美蓬(952年)-變身塔(961年);《大吳哥城(1190-1210年):巴戎寺-古皇宮-12生肖塔-鬥象台-巴本宮-古代法院》-巴肯寺與巴肯山夕照(890年)】


◎1/31上午  編號一【寶劍塔Preah Khan】



         第一個景點來到寶劍塔,這是查耶華爾曼七世慶祝打戰勝利而建的,另一說是七世為了紀念父親所建。據說它兼具寺廟和學院的功能。裡頭有一座吳哥遺址群裡唯一的圓柱式的建築(我在這裡漏拍了~回飯店查資料才發現~氣!),當時做為圖書館用,而它也是寶劍塔目前最脆落隨時會崩坍的地方(我竟然沒拍到!天啊!)。


         我在寶劍塔看到了第一個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往後在大吳哥城門和吳哥窟前都有看到。這是印度教的三大史詩之一,傳說長生不老的甘露藏在須彌山(Mountain Meru眾神居住的地方)下的乳海。阿修羅、毗濕奴神(保護神)和眾仙要合力翻攪乳海,以取得這長生不死的甘露。毗濕奴神化成靈龜,頂住須彌山為支點,88個阿修羅(惡神)和92個戴弗達(善神)列隊拉著五頭巨蛇(或龍Naga),藉以翻攪乳海。乳海在翻攪了千年後,甘露湧現,許多大地萬物也從乳海裡創造出來(在吳哥遺址隨處可見的飛天仙女阿普莎拉就是這樣被創造囉~)。而阿修羅想破壞約定霸取甘露,於是毗濕奴神加以討伐,戰勝阿修羅。


        寶劍塔乳海翻騰上的神仙和阿修羅大多毀壞了,只剩巨蛇的身體還算清晰。踏進寶劍塔,裡面的巨樹盤根錯節,在寶劍塔裡有種像在樹蔭下的涼意。寶劍塔置劍處原本牆上鑲了許多寶石,但現在己不復存在。


◎1/31上午  編號二【涅盤宮  Neak Pean



       Neak Pean意思是纏繞的巨蛇。涅盤宮是一個矗立在聖池中的仿須彌山(咦~反正被放在最高最中間的塔或廟都象徵須彌山)小小神廟,廟的基座刻著二條巨蛇,是偉大的查耶華爾曼七世建造的寺廟療養所,貢奉濕婆神、毗溼奴神和婆羅門。當時的人們在池裡種滿了藥草,等雨季來時,水池就成為藥池,流入貢奉北方的象、西方的馬、南方的獅、東方的人的小室中。象、馬、獅、人代表不同的疾病,病患被判別病症後,在不同的小室裡以藥水淋身治病。在前往涅盤宮的路上,是一條漫漫的黃土路,沿途有許多小販,多半和善,不會硬拉客人。當中有一群因地雷而傷殘的人們,拉著傳統的三弦琴,顧自著拉琴,願路過的遊客隨著樂聲,可以隨意解囊。


◎1/31上午  編號三 【達松將軍廟 Ta Som



       將軍廟是查耶華爾曼七世(1181年)為了紀念吳哥王朝南征北討的達松將軍所建的。聽說達松將軍最後一役以寡敵眾,雖敗猶榮。我在這裡見到第一個以查耶華爾曼七世容貌為藍本的四面佛,吳哥王朝是政教合一的,推行「神王思想」,所以王權無比尊貴,就像是神轉世投胎!

        另外我也在將軍廟外向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買了五本明信片(100塊台幣)。她和另一個小男孩同一個生意地盤,我向女孩買時,那個小男孩也湊過來要我買。小女生像撒嬌似的,跺一跺黃土地板,輕皺眉頭,要男孩別來搶生意。等我買完後,小女孩才放心的露出微笑       


◎1/31上午  編號四  【東美朋 Eastern Mebon




      東美朋是國王祭祀的祭壇,原本它的四周是西元九世紀開挖的東湖水庫,它位於水庫裡的一個小島上。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台階的四個角落,都有與真象大小一樣的大象雕刻。此處是以灰泥塗在磚塊上後再雕刻,乃過渡期建築。(吳哥前期的建築是以磚塊為主,像是第四天參觀的比列科,但因很容易崩壞,後來到全盛時期查耶華爾曼二世-七世的寺廟建築就多用石塊了)


◎1/31上午  編號五  【變身塔)Pre Rup



      變身塔和東美朋是同時期的建築物,用來火化皇族。我沒有仔細研究裡面的構造,看資料說裡頭還有骨灰塔等等的設施(還好沒發現,我還挺膽小的)。不過我在這裡也體驗了第一次的吳哥特色-陡峭的階梯。那不到一個腳掌寬的階梯讓我下來還得讓人扶,不過等到爬了塔凱歐和吳哥窟主塔後,才知道變身塔只是小case呀~


 


◎1/31下午  編號一 【大吳哥城Angkor Thom】與 【巴戎寺Bayon


 


         搭小巴進入吳哥城,映入眼簾的是二邊的乳海翻騰。這裡拉巨蛇的神仙們和巨蛇比起寶劍塔的型號都大很多,城門上的四面佛更別說是有多壯觀了!我們在城門前拍了n個角度,n張照片,彷彿要踏進熱鬧京城的井底之蛙一樣。我們從來就不曾想數吳哥城裡的四面佛有幾個,實在太多啦!資料上寫吳哥城是巴戎寺為中心,巴戎寺建築比吳哥窟晚100年,建材全部是砂岩。原先是用來祭拜濕婆神(破壞神)的二層建築,但在建築期間突然改為佛教式建築,所以第三層就是佛教的地盤了。巴戎寺是以49座雕有四面佛的佛塔組成的。如果再加上5個城門上的四面佛,那麼吳哥城裡就有54座四面佛,216個微笑了!巴戎寺除了微笑多,壁畫也多,比較有印像的是高棉和中國之戰,查耶華爾曼七世坐在大象上(旁邊還有人高舉傘...果然是國王,打戰還撐傘),指揮大軍攻打小山羊鬍子的中國士兵。

         下圖是百姓們平時的娛樂鬥雞和鬥豬:



            吳哥城在吳哥遺跡裡是唯一一座"展現吳哥王朝的城市"。其他遺留下來的遺址多是神廟,但因"神住的用石頭蓋,人住的用木頭蓋",所以國王的皇宮也只剩瓦片遺址了(我在這裡並沒有看到用石頭砌的宮廷浴池,因為花枝招展導遊走太快了)。吳哥城包括我後來參觀的鬥象台、12生肖塔、古代法院、巴本宮(估計有50公尺高,從前有一座40公尺長的臥佛,現在送修中。我們那花枝招展的導遊只是手指著巴本宮說在修,連帶我們到門口看都沒有...唉!)等,它有12公里的城牆、145.8公頃的面積,護城河有100公尺寬,裡面養鱷魚來遏阻外敵(現在不知還有沒有)。

         吳哥城是用附近荔枝山的岩石打造的,呈正方形,東門有2座,西、北、南各1座總共5座。東門的二座門分別代表死亡門和勝利門,打敗時走死亡門,勝利門就是凱旋歸來時走的。西門是犯罪的人被刴完手指後,由此被驅逐出皇城。南門是平常老百姓走,北門則是初一十五給和尚進出用的。這麼多門,應該不會走錯吧!?     


        偉大的查耶華爾曼七世在位時期以民生的公共工程為第一優先的興建目標,再來就是修建給父母的寺廟和大吳哥城,然而座座巍峨的寺廟非短短幾年可以完成,往往耗費二三十年的時間,吳哥王國的國力據說因大興土木而逐漸衰退。 



 

◎1/31下午   編號二  【鬥象台Elephant Terrace】


                             

         鬥象台是國王挑選座騎和閱兵的地方,鬥象台的大象雕塑正用著長長鼻子捲地上的蓮花呢!象台下的牆面有很多動物的大型浮雕,看我手摸著大象的長鼻,就知道大象浮雕有多大。   


   


◎1/31下午  編號三    【12生肖塔(審判塔)Prasats Suor Prat 




  以前的高棉人如果犯錯需要法官裁定時,法官會叫二個人選一個塔關進去,如果二人誰在裡頭生病,那個人就是犯錯的那一方(這種方法對我這種瘦子而言就是得靠意志力硬撐啦)。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有節慶時,會在塔與塔中間綁鋼索,藝人會在上頭走鋼索賣藝表演(厲害!)。

                                                  


◎1/31下午  編號四    【痲瘋王台(古代法院)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傳說以前有個國王得了痲瘋病,他居住在這裡,因為是國王居住,台下牆上刻了滿滿的神鳥和神獸壁畫浮雕,裡面還有刻了著名的蛇(這裡的蛇是九頭,單數祭神,雙數祭祖)。後來這個平台成為古代法院,是犯人接受審判的地方。                             


◎1/31下午  編號五     【巴肯山 Phnom Bakeng & 巴肯寺                  


         巴肯寺位於巴肯山山頂,是耶蘇華爾曼一世(西元890年)遷都吳哥後所建的國寺,那時一世國王是以巴肯山為都城。而巴肯寺仍模擬著樂土須彌山,這裡的塔數量龐大,資料裡說巴肯寺分為七層(基層,中間五層,頂層)。頂層有4個塔,中間5層每層有12個塔,基層有44個塔,總共有108個塔。而從每一面只能看到33個塔,象徵印度教(婆羅門教)的33個神。我爬上巴肯山純粹為了看夕照,導遊並沒有對巴肯寺的介紹著墨太多。當我爬上去看到巴肯寺的陡峭樓梯時,心想,好陡啊!而且上頭的人滿滿像螞蟻一樣,有些崩毀的樓梯,爬起來真是心驚膽跳。看完夕照,我又順著樓梯下來,對於巴肯寺的雕刻並沒有仔細看。回來一查資料才知道巴肯寺的重要性,以巴肯寺為中心的都城,比三百多年後的大吳哥城來得大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ei1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